少有機會經過二二八公園前的襄陽路, 上星期六, 送電腦到台北車站前的Nova修理後, 老爺決定去附近的餐廳打牙祭, 於是沿著館前路我們右轉到襄陽路上, 突然高聳的迴廊出現在眼前, 老爺有所感的說: 這建築可不輸歐洲的古蹟呢! 走到門口看見立牌, 才知道這棟現在已經改為台灣博物館的土銀展示館, 因為5/18日的國際博物館日, 到23日都免費開放, 吃完中飯, 當然就是回頭來參觀ㄧ下囉!
有歐洲的感覺吧!
要抬頭欣賞~
也別忘了低頭瞧瞧~
國際博物館日...好樣的!
這棟美麗的建築, 是土地銀行總行的舊址, 建於1933年, 原為日本勸業銀行台北分行(日治時代)的舊廈, 除了伴隨重要金融機構的歷史發展, 建築物本身的技術與風格, 也提供了許多台灣建築史研究的課題, 於1989年經內政部指定為第三級古蹟; 2007年初, 國立台灣博物館與台灣土地銀行共同合作, 針對建築物展開修復, 並利用成為博物館, 館內分為常設展館(土銀古蹟建築修復展示廳和台灣土地銀行行史展示廳)與特展廳(古生物展廳).
展館展示
展館展示
大家來找碴...
展區不時會出現以玻璃保護的舊牆, 這就是古蹟修復展示~
許多寄物櫃, 多半隱身在角落, 也多半不太起眼, 鮮少有能與博物館融為ㄧ體的, 這裡的寄物櫃倒是讓人還沒開始參觀, 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在入口旁的木質櫃給人溫和質樸的感覺, 還用了壓花的方式做裝飾, 小元寶挑了個像芭樂葉的櫃子寄物, 不曉得是不是被[葉小脩]給同化了~
本來在館外注意到的是古生物展的部份, 進館之後才知道裡面有個[金庫展示區], 恐龍看多了不稀奇, 能參觀金庫才了不起! 這是好奇, 跟愛錢可完全扯不上關係~ 為了維持參觀品質, [金庫展示區]的參觀人數以30人為限, 門口有志工發放號碼牌, 入場時領取, 結束時繳回, 如果裡面已經額滿了, 當然就是要排隊等候! 這天時間還早, 我們不用排隊就進去了!
這邊請~
鋼製金庫門
對銀行來說, 金庫是存放與分類有價證劵, 流通貨幣與重要契約書類的地方, 在保存功能的前提下, 對於建材, 環境控制, 防火防盜都有特殊要求, 金庫室便成為ㄧ個放大版的保險箱~ 小小的行史室有兩層空間, 配合展覽主題與參觀動線, 分為七個展區: 土地銀行行史室起源, 本館建築與所在空間的前世今生, 金融機構之沿革, 1930年代的台灣拓殖株式會社, 戰後土地銀行的誕生, 伴隨國家經建發展的土地銀行, 展望未來.
話說從頭
舊地圖, 我們在哪個位置呢?
其實...我覺得不太像金庫咧~
展示區裡的展品非常多, 包含早期的銀行帳冊, 行員手冊, 放款號碼牌等等等, 其中最叫人興奮的莫過於”金條”, "銀圓”和美鈔了, 雖然是假的, 不過每個人經過, 必定驚嘆然後照相~
見錢怎能不眼開?!
假冒本號, 男盜女娼?!
小元寶最愛這張~
這張可是民國50年代的非洲地圖, 下面還有各國狀況呢!
金庫空間原貌
可能是為了保護文物, 金庫區的溫度很低, 怕冷的我實在受不了, 好不容易忍到參觀完畢, 連忙逃了出來, 勸告有興趣的朋友, 進去參觀, 最好是帶件薄外套~ 古生物展區的主題是[生命的史詩~與演化共舞], 解說從生命起源到恐龍化石, 到現在的生物介紹, 展示的當然不外就是化石標本等, 展區不算大, 但整體感覺很精緻, 恰好前一晚剛看了博物館驚魂夜, 小元寶還打趣的說, 不曉得晚上這些動物會不會出來活動?
我們做什麼事都很難跟吃脫離關係, 參觀博物館也不例外, 古生物廳旁邊有個小咖啡館, 面對大恐龍的感覺不錯, 但戶外的感覺更好, 因為外面都沒人, 這天陽光不強, 又有涼風, 結束參觀, 在這裡歇歇, 來杯暴龍咖啡, 唉~ 多麼愜意啊~
東西沒有特別好吃, 不過名字取的很有意思~
這瑪芬不錯唷!
寫文上官網查資料時, 才得知現在台灣博物館已經擴大, 除了二二八公園內的主館, 對面的土銀展館外, 另外還有南昌路一段1號的樟腦廠展館, 與延平北路一段2號的鐵道部展館, 嗯~ 感覺真是令人期待, 一定要找機會再去參觀啦!
官網: 台灣博物館 台灣博物館~土銀展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