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 白色巧克力正盛行, 石屋製果思考著優雅的吃巧克力又不黏手的方法, 兩片餅乾內夾巧克力的方式於焉誕生; 這種夾著白色巧克力的酥烤餅乾, 叫"langue de chat", 在法語裡是"貓舌頭"的意思, 因此在包裝上, 或建築四周都可看到貓的裝飾, 石屋製果的社徽正是一隻黑貓呢! 產品上市之前, 為了這個用心投入的新甜點的名字, 全體社員可是絞盡腦汁; 據說有天晚上, 石屋製果的創辦人~ 石水幸安從附近公園運動回家, 望著天空飄下的細細白雪, 也許是受到Grenoble冬季奧運紀錄片(註)的影響, 他不自覺說出: 白色的戀人們從天而降! 然後, 北海道名產白色戀人的名字就這麼誕生!
欄杆上的裝飾
慶祝重新開放, 每日前1800參觀者有送來店禮, 還附兩片白色戀人餅乾喔!
就是我啦!
佔地面積36000平方公尺(約11000坪)的白色戀人公園, 以馬路為中線, 一邊是足球場和札幌足球隊相關的收藏館, 以及可眺望足球場的鳥巢餐廳, 若對足球有興趣, 收藏館當然值得參觀, 不過一般來說參觀重點都在另ㄧ邊的玫瑰花園, 與巧克力工廠. 事實上所謂巧克力工廠是指當中的主建築, 參觀路徑上其實還包含了受付樓和チュダーハウス~ 參觀巧克力工廠是要收費的, 許多旅行團並不會入內參觀, 而只到チュダーハウス一樓的賣場購買伴手禮. 工廠內除了可以看到白色戀人的生產線, 到體驗工廠DIY餅乾, 還可以看看早年的玩具收藏, 當然最吸引我的還是迴廊上展示的各式杯組, 以及可以品嚐美味甜點的Chocolate Lounge.
全區圖
Park map
購票櫃檯旁都有DIY的解說照片, 小元寶興致勃勃, 決定體驗類型, 買好票便隨著貓咪的腳印上到2F, 開始參觀之旅. 看到了用糖精心製做的白色戀人公園立體模型, 我們這時才知道原來對面的足球場也是公園的一部份. 穿過大門進入展示館, 美麗的噴泉就值得細細欣賞, 是英國Royal Doulton 在1870年左右的作品.
體驗工廠DIY的項目, 需另外收費, 購買入場卷時一起付款!
地上真有貓腳印~
門邊的高椅, 小元寶自願當起"看門童"
可以上到第2層由上往下看, 牆壁上的裝飾也很特別!
令我心醉神迷的杯組展示, 在連接受付樓與巧克力工廠的走廊. 這些展示品都是昔日貴族們飲用巧克力, 紅茶, 咖啡時所愛用的杯組, 個個都細緻的教人捨不得移開目光, 突然有股衝動想打破櫥櫃玻璃…另外巧克力標籤, 包裝盒的展示, 也很值得仔細欣賞!
一屋子的巧克力杯
走過迴廊, 記得抬頭往上看, 跟巧克力歷史相關的人物都在上面
ㄧ屋子的紅茶咖啡杯~
標籤和包裝盒!
3F , 看完了巧克力的歷史介紹, 重頭戲就是白色戀人的生產線! 材料混合和烤餅干這兩個過程, 我們看不到, 可供參觀的部份是從夾內餡開始. 先前還沒走到生產線見學的地方, 就聞到濃濃的香味, 勾的人心好癢, 走完一圈生產線, 肚子餓的益發無法忍受, 我們決定去Chocolate Lounge~
生產線上方裝飾許多假人, 感覺活潑不單調!
混合材料 烤餅干 夾內餡
包裝袋印字 包裝 檢查
吃完點心, 體驗完DIY, 我們繼續參觀館方收藏的兒童玩具; 到2樓的玩具室前, 會經過產品檢查室, 隔著玻璃窗, 小元寶好奇的關心著餅乾的檢查結果, 只是我們完全看不出來他們到底在檢查什麼??
玩具箱收藏許多舊時的玩具, 可看不可摸對小元寶來說沒什麼吸引力, 不過聽老爸老媽講古, 倒還能增加一些樂趣! 只是展區不大, 不一會兒就看完了, 但是下樓到一樓賣場的話, 等於就是出口了, 不能再回到4樓領餅乾, 所以我們只好回到樓上慢慢等. 後來才覺悟, 若要DIY, 應該是一開始就上來作, 烤餅干的時間才好用來參觀或吃點心, 不會浪費時間!
進到玩具箱前, 要先和原子小金剛照相!
我也很愛Pekoㄋㄟ~
披頭四...老媽那個年代的!
這個...我家最多啦!
歐買尬! 勾起無限回憶ㄝ!
除了白色戀人巧克力餅乾, 石屋製果另ㄧ項產品是美冬(巧克力千層派), 大部分的人都只熟悉前者, 所以這次我們決定買美冬給親友們嚐嚐! 回來後忘了幫商品拍照, 在網上找到了格友的介紹, 請大家看看囉!
美冬
白色戀人...
1樓放了北海道精靈的水族箱...別忽略囉!
1樓的Cafe, 看到這麼多人還有時間限制...我們慶幸4樓優閒的用餐環境!
不清楚為什麼這裡要有馬車...
哈利波特蛋糕...
註: 1968年, 第十次冬季奧運在法國的Grenoble舉行, 其紀錄片的主題曲"13 Jours en Freance" (法國的13日期間), 在日本就是翻譯為”白色戀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