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科博館的簡介後, 就跟著孩子們的腳步, 瞧瞧這個提供豐富知識的地方吧!

        以往來的時候, 多半是在中港路下車, 走演化史步道(館前路)進入生命科學廳, 開始我們的參觀之旅.  這回陰錯陽差的, 撘了走健行路的公車, 於是我們就從植物園逛起~

 

           

 

              "楚河漢界(西屯路)以南的整個區域都是植物園區~

     

       對台灣植物生態分佈有興趣的朋友, 可以參考園區導覽圖~

 

       順著小路, 我們往熱帶雨林溫室走去, 沿途的植物旁都有說明, 可惜天氣太熱, 孩子們興趣缺缺, 直到看到了狗尾草, 才興奮的說要照相, 要不是隔著溪水, 我猜他們可能想拔一根下來當尾巴.....  走過小橋流水, 小元寶竟然很有學問的撂下一句: 這是人工造景~ 元寶爸和我不禁莞爾, 疑問的想她到底是在哪兒學來這些的??

     

       溪旁的狗尾草讓孩子們興奮不已.....        

 

        溫室旁有一塊很大的草坪, 可供民眾在這裡活動, 甚至還有小朋友在這裡放風箏呢, 當然那是指太陽沒那麼大的時候,  這會兒陽光正烈, 所以不見什麼人影~  小元寶極愛這片草地, 每回經過, 總要在這裡玩上一陣子才肯離開, 所以就算太陽很大, 她照例還是要跑一圈才甘願, 看她狂奔的樣子, 我竟然想起前兩天看到的旅遊介紹~西班牙的奔牛節, 元寶爸說可能野山豬比較貼切......   飼料雞姊妹倆則躲在樹蔭下, 等著山豬歸來~

 

         

       奔跑中的野山豬 ~ 小元寶

 

         終於到了溫室門口, 趁著木頭老公買票時, 來拍張照吧! 

        

       

         這些姊姊們, 很多都是工讀的大學生~

 

       

        門口的珠光鳳蝶

        溫室的開放時間與票價, 請參考如下:

開放時間:

  1. 植物園熱帶雨林溫室及特展室之開放時間為9:00~17:00(16:30截止入場);植物園戶外展示區開放至夜間10:00。每逢星期一休館,若為國定假日或補假日則照常開放,其餘必要之停止開放將另行公告。
  2. 植物園二至十月國定例假日「熱帶雨林溫室」及「特展室」延長開放一小時。

熱帶雨林溫室票價:

  1. 一般觀眾及一般團體:每人20元
  2. 學生團體、各公私立礦廠生產事業勞工團體及65歲以上未滿70歲者憑證:每人10元
  3. 家庭卡觀眾、70歲以上憑證、110公分以下兒童、退休軍公教人員憑證、領有殘障手冊者及每週三上午9:00~10:00:免費

       

        這裡一天有4個鳥瞰植物園的場次, 每梯次開始的15分鐘前, 需先到B1的遊客中心服務台作現場登記預約.  前一趟來時, 我們有幸搭上末班列車,  雖然懼高的父女兩是嚇的半死, 不過這真是一次難忘的經驗, 我們希望小表姊妹也能體驗, 進入溫室後便直奔B1, 可惜9:30那場剛過, 下一場要到11:00, 而且受限於保險, 不滿7歲的小表妹也不能參加, 看來只有放棄......  

 

                

                 服務台旁的說明板

 

        從遊客中心門口進去, 服務台在左側, 右側是飲料販賣區, 往裡面則是小型展示箱(如箭毒蛙)與賣場.

 

        

 

         進門的右轉可以看到有著象魚, 銀帶, 食人魚等亞馬遜河河魚的大型展示箱; 走累了, 在這裡休息一下, 看魚兒悠遊自在的游來游去, 也是一種享受~  鳥瞰植物園就是從最靠展示箱的那個門, 搭電梯上去! 

           

         

 

        撘著透明電梯往8樓上去, 導覽員會作詳細的植物分佈介紹.  抵達後走出電梯, 怕高的人可能會腿軟; 上次參加時, 由於人數的限制, 我自己先上, 相機放在第二梯次的父女兩身上, 沒想到兩個人嚇到忘記拍照, 真是氣煞我也! 

         看了它的說明, 有機會參與活動時, 會更有重點的!

         從平台上鳥瞰整個溫室,居高臨下可見超高樹區植物,包括吉貝木棉、號角樹、大葉桃花心木、大王椰子等典型雨林超高樹,也能觀察到多層次的樹冠層結構;雨林樹冠層景觀中,最令人讚嘆的莫過於它的樹冠面貌,例如棕櫚科的大王椰子羽狀複葉、吉貝木棉的層塔狀景觀、茂密蒼鬱的榕樹、落葉層次分明的巴西橡膠樹,以及攀附在岩壁上的各類蕨類、天南星科等地被植物,在絲絲雨聲的人為模擬生態系統下層次分明,亦增添不少真實雨林的氣氛。另外,溫室屋頂中心設計有驟雨噴灑設施,溫室精巧的鋼管結構也是特色之一,尤其塔柱與環樑結構,以及幾何鋼管桁架、拉索所形成的半密閉式空間,可觀察鋼骨結構如何巧妙搭接構築,在光影變化下所形成的溫室展覽空間,常令人讚嘆不已;有時可間歇聽到環樑上之噴霧加濕系統,加上圓屋頂暴雨系統運作的嘩啦水聲,激昂迴盪在玻璃帷幕牆內,天氣晴朗時可看到短暫虹彩,使活動增添不少趣味性。

     

                  

                  導覽員鼓勵我們從玻璃上走或看, 感覺只有一個讚字了得! 

 

                       

                        借用一下別人的照片讓大家參考~

 

        走出遊客中心抬頭往上看, 就是這幅大樹參天的景象, 配上噴霧加濕系統及圓屋頂暴雨系統運作的嘩啦水聲, 真有置身於亞馬遜叢林裡的感覺~       

 

       

        模仿雨林的噴霧加濕與暴雨系統

 

        由於種類繁多, 這裡就只分享一些我覺得有趣的給大家, 剩下的部分, 就待各位到現場慢慢研究囉~

 

       

         少見紫色的火鶴~

               


       

        粉色的火鶴

 

        本來只覺得這長在樹幹上的花, 小巧的令人喜愛, 沒想到在旁邊的解說員突然開口解釋, 這是巧克力的原料來源 ~ 可可 ~ 的花, 結出來的果就是可可.  當初栽種時他們也沒料到竟然真的可以開花結果, 有這樣的成果, 他們都很高興; 對於巧克力迷的我們來說, 能夠親眼看到可可花, 真是既興奮又感動!

 


              

              小巧可愛的可可花!


        

 

        解說員指向旁邊說這是利比亞咖啡樹,  花期也約莫是在這段時間,可惜同樣這樣栽種, 這株咖啡樹就始終還沒開花結果過~  聽起來帶點挫折, 我只好笑笑安慰說, 那要繼續加油囉!  不曉得他會不會在心裡OS: 廢話~ 還用你講....?


              

               利比亞咖啡樹

 

        走到酪梨樹前時, 解說員已走遠, 不然我很想問他, 那酪梨有沒有結過果呢??


             

              酪梨樹

 

        離開溫室, 看到水池旁的葉子上停了一隻紅蜻蜓, 孩子們高興的要求我把它照下來, 可惜距離有點遠, 照出來的效果不甚好, 再次激起我想換一台相機的念頭.....



     

 

        往中國科學廳/地球環境廳前, 記得去看一下植物園入口處右側(面向西屯路的話, 在左手邊)的水鐘, 這座高3.5公尺的水鐘, 是國內第一座現代化的水鐘, 主要由許多不同形狀、大小及功用的玻璃管組成, 藉由鐘擺和多組的虹吸管循環運作來計算時間, 水鐘左邊為小時柱,每一個壺,代表一個小時;右邊為分鐘柱,每個壺,代表二分鐘。管內的液體為添加染色劑的酒精水溶液。是非常精巧的設計~


         

           這時大約是10:26


     

       水鐘下面的說明

 

        看完水鐘, 植物園的參觀宣告結束, 我們繼續往中國科學廳走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unny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