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掠奪他國財物成就的博物館, 基本上我是沒有抱持太大好感的, 不過, 既然都去過羅浮宮了, 不去大英似乎有些厚此薄彼, 又衝著老爺子一句: 來了倫敦, 沒去大英, 不怕被你格友笑掉大牙嗎?  因此, 放下了Whittard Burberry Factory的戰利品, 邁開有些疲累的步伐, 向大英邁進!

 

         生於1660年的漢斯 斯隆爵士 (Sir Hans Sloane), 是一位酷愛古玩的醫生, 自幼致力於科學探索. 從西印度群島回倫敦定居後, 成了一名受人歡迎的醫生, 爲他的古物收集提供強而有力的經濟來源.  1753年過世時, 收藏品已經高達近8萬件, 這尚不包括植物標本, 圖書館裡的藏書和手稿!

 

                         

                               漢斯 斯隆爵士

      

         這捐出的近8萬件收藏便是大英博物館建館初期時的文物.  博物館董事會購買了倫敦邊緣一座17世紀晚期的建築Montague House作為館址.  1759115日首次對外開放, 對象是所謂的好學與好奇之人士”, 參觀博物館是免費的, 但要得到一張入場卷卻頗費周章, 而且進館後一定要有導遊陪同才可以參觀.  之後, 其他收藏家與世界各地的知識份子, 紛紛將自己的收藏品贈與博物館.  空間不夠的博物館在1820年進行改建, 1850年左右大致完成了現在的規模.

 

         

          據說大英博物館是由這裡開始發展~

 

        隨著收藏品的增加, 空間不足的問題持續存在, 因此館方將收藏品分為自然史, 美術史等移往分館展示.  1997, 圖書館部門已經獨立成為大英圖書館.  目前所公開的展品, 只不過是龐大收藏品中的一小部分, 據說特別展與企畫展的展品, 只需從倉庫內的收藏品中挑選出來便綽綽有餘!  根據收藏品是屬於全世界遺產的精神, 公開展示在世人面前是國家的義務, 所以除了特別展示另需收費, 其他部分是免費入館, 由參觀者自由捐獻的!

 

          

          住宿的飯店正巧在隔壁, 俯瞰大英圖書館, 整個廣場進收眼底, 假日還有演奏!

 

         走到門口, 看著小小的門面, , 我有些不解, 赫赫有名的大英就長這樣嗎??  怎麼比起咱們的故宮要遜色那麼多呢?  走進稍嫌黑暗的門裡, 好心的警衛告訴我們要上樓梯才是正廳, 這時才搞清楚, 我家老爺不知怎麼帶路的, 竟然讓我了走後門”!!  幸好後來是從大門離開, 不然沒看到大門, 豈不是糗了?

 

         

         後門的獅子

 

                     

                    開放時間~

 

         

          這裡才是氣派的正門

 

         走進白色的伊麗莎白二世大展苑, 休息處旁有人在奏樂, 這可是假日才有的享受~  這個200012月開放的大展苑, 中央聳立的巨大圓筒狀建築是大英圖書館閱覽室, 裡面還保留著以前圓形閱覽室的原樣.  不過大家已經是又餓又累, 只想把有興趣的部分趕快看完, 結束我們的到此一遊, 閱覽室並不在計畫內, 所以就抱歉啦!

 

       

        我沒照到這麼棒的照片, 這是網頁上抓的~

    

       

        後門口複製的就是這隻獅子

 

       

        很棒的演奏喔! 

            

                 

                  兵馬俑特展ㄋㄟ~

 

         大英博物館的收藏從埃及, 美索不達米亞, 羅馬, 希臘, 到歐洲, 亞洲, 美洲, 非洲, 收集了全世界各地的寶貴歷史遺產, 小女子因為尼羅河女兒這套漫畫, 而對埃及有特別的情感, 老公便依照書上重點指示, 當起導遊從埃及的部分開始介紹起!  聽的出來有下過一番功夫, 所以在這裡要再次讚賞他一下!  1樓的4號室有大型的埃及大型展示, 2樓的61 ~ 66號室則有木乃伊, 是這次參觀的重點!

 

                       

                       帥到掉渣的男主角

 

         羅塞特石碑是博物館最偉大的收藏品之一! 18世紀在尼羅河挖掘出土的石碑, 同樣的內容以古埃及文與古代希臘文兩種文字記載, 為解讀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重要線索之一.  埃及, 公元前196.

 

          

          羅塞特石碑  (Rosetta Stone)  4號室

 

         巨大的拉美西斯胸像是Ramses底比斯紀念堂挖掘出土的, 相對於當時平均壽命不到40歲的埃及人來說, 在位長達60年的第19代法老王Ramses II簡直就是神, 他的胸像也被譽為是埃及雕刻中的美男.  新國王時期, 約公元前1270.

 

                     

                      Ramses II (拉美西斯二世)的胸像 4號室

 

           帶著王冠的頭部近三米高, 是由巨型紅花崗岩做成的阿梅諾菲斯頭部塑像!  第十八王朝, 約公元前1390.

 

                     

                      Amenophis III (阿梅諾菲斯三世)

 

       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間阿蒙神的女祭司.  第十九王朝, 約公元1250.

 

                    

                     Henutmehyt (亨努特梅希特)金棺

 

        女祭司亨努特梅希特製作的莎提斯, 是放在墳墓裡一種有魔力的偶塑, 在冥界代替死者勞動.

   

                    

                     Shabtis(莎提斯)與其收放的彩繪木盒

 

          小元寶, 老爺都不喜歡木乃伊, 也不讓我拍, 我只好照個木乃伊製作法當做紀念!

 

            

 

         被稱為”Lamassu”的一對巨石像, 本來是放在亞述納齊爾二世在尼姆魯德王宮中的西北殿, 用來抵擋惡靈的守護神. 頭部世人, 背部有翅膀, 身體是牛或是獅子的模樣.  兩面都有雕刻腳的部分, 從側面看去好像在跑!  新亞述時期, 公元前864.

 

                      

                       人面獅身像  6號室

 

        上樓時, 牆壁上可看到亞述王宮的浮雕. 大英博物館是唯一可以看到眾多且保存完整石雕系列的地方.  這些石雕仍然按照其原始順序排列.  它們在1845~1855年間出土, 多數是亨利 雷亞德爵士 (Sir Henry Layard) 發掘的. 其中包括尼尼微王公裡著名的亞述巴尼拔國王 (King Ashurbanipal) 狩獅的一組石雕 (公元前645年).                  

                     

                      

 

         看完木乃伊, 主要目的已經達成, 我們便不再留戀….

   

         離開大英, 無意中逛到了蘇活區, 本想散歩一下, 見識有名的蘇活區無奈體力實在負荷不了, 老公狠下心來叫了計程車, 我們快快樂樂的回到飯店, 結束了這天的奔波! 

 

       
       

        蘇活區街頭

 

       

        蘇活區有名的甜點店!

 

       

        乘客與司機間隔著玻璃窗~

 

       

        搭著計程車, 呈現癡呆狀態的小元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unny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